法务室:调解社区矛盾的服务大厅尊龙凯时
尊龙凯时据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6日电(记者李泽兵)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,创造性地将基层法治建设纳入社区工作中,成立了集普法、依法、法律服务三位一体的“法务室”,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的普法需求,而且让社区的其他工作有法可依,化解了基层矛盾,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,巩固了基层政权。
2月5日,记者在清泉街社区采访时,正好赶上法务助理张俊伟和张俊春去处理一起事故。他们接到西五十家街统建楼10号楼居民郭美生的救助电话:楼上跑水淹了他的家,楼上房主长期不在,也联系不上。两人迅速带上摄像机等设备赶到现场,这时供暖部门以及由110指派的开锁人员也已赶到现场。在法务人员的见证下,施工人员打开房门,并将卫生间跑水的暖气设施修好。40多岁的郭美生满意地说,解决了这件事,一家人就能安安稳稳过年了。
据了解,清泉街社区“法务室”成立于2007年12月4日,下设两名专职的法务助理,法务室主任由社区主任兼任,指导员由综治办主任、派出所所长、司法所所长担任,以片区民警为治安助理员,以社区普法依法宣传队长为宣传队长,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公安消防大队参谋为消防监督。尊龙凯时
清泉街社区党支部书记、主任武荷香介绍,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,清泉街社区更加注重法务室建设。她说,以前居委会主任是个“和稀泥”的角色,解决邻里纠纷靠人情、讲面子。现在凡事涉及利益,居民法律意识也强了,“和稀泥”办不成事,只能靠法律办事。目前,社区法务室的工作真正深入到千家万户,法务室就像一个调解矛盾的服务大厅,百姓的纠纷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的部门和办法。
石羊桥西路城建商住楼居民胡中和对此深有感触。胡中和所在的住宅楼有56户居民,2008年进行分户供电改造,可改造后电压过低,灯光暗得像蜡烛,电视、冰箱等电器也不能正常使用。作为居民代表,两年里,胡中和他们找过供电部门,还向政府反映过,但都没解决了。无奈之下,他们向社区法务室求助。
法务助理张俊春说,他们调查此事时发现,问题症结出在1楼一家商业户身上。供电部门施工人员要立杆、尊龙凯时架变压器,这家人说影响他的营业,不让立。张俊伟、张俊春找到对方,说明阻碍施工的法律后果。22日施工当天,他们还协调当地派出所110出警,确保施工顺利进行。在法务人员协调下,1月22日,居民们能正常用电了。
胡中和感慨地说,法务助理这两个小伙子几天就解决了我们两年没解决的头疼事。
“有困难,找法务”,现在已经成社区居民的共识。武荷香告诉记者,清泉街社区现有2738户共7430名居民,其中有残疾人303人,低保户337户,还有不少暂住人员。只要需要,他们都能享受到无偿的法律服务和援助。
2008年7月,暂住在社区内的农民工小刘在金川电厂工地施工时,砸伤了手指。当时包工头只给了小刘150元。小刘的伤情后来发展成骨感染,他又无力承担医疗费。事情反映到社区,武荷香和法务室给了他极大帮助。尊龙凯时张俊伟、张俊春一次次跑到10多公里远的工地上,找包工头协商,晓之以理,示之以法。最后,对方答应承担医药费。张俊伟说,医药费总共8000多元,还是他们跑了七八趟分期分批从包工头手里“拧”出来的。
据统计,法务室成立以来,共受理社区居民民事纠纷161起,成功调解处理152起,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0多次。
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副局长赵建共说,我国司法系统最基层的机构是司法所。清泉街社区法务室的成立和有效运行,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社区级没有司法机构的空白,两年多开展的司法实践工作卓有成效,这也为基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了生动的样本。
凡本网注明来源: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青在线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文责作者自负。